懷孕35周燒傷80% 爆炸起火時孕媽拼命護腹保住胎兒
懷孕35周燒傷80% 奇蹟般生下健康女嬰
爆炸起火時孕媽拼命護腹保住胎兒
2021年03月18日

女兒望着滿臉傷痕的媽媽。本稿圖片均由遼瀋晚報記者 吳章傑 攝

母親除了每天照顧杜雪竹,還要打理大棚裏的蔬菜。

燒傷前的杜雪竹(翻拍)。
多想抱起女兒親上幾口,多想讓女兒在臂彎裏甜甜地睡着,可又怕自己佈滿傷痕的面孔和手臂嚇到孩子,36歲的瀋陽女子杜雪竹陷入深深的矛盾已有5個多月。
她很清楚,陪伴女兒已然成為一種奢望。因為燒傷後手指粘連,她自己生活無法自理,要靠母親照顧,初生的女兒只好交給婆婆照顧,母女倆見上一面並不容易。
3月4日,杜雪竹坐在瀋陽新民市的家中炕上,看着彎曲粘連的手指傷心地説:“就算孩子不怕我這張臉,可我也抱不動她啊,我的手啥也幹不了!”
在場的人無不沉默動容。2020年6月底的爆炸起火中,她沒有捂臉,而是用手遮擋腹部,不僅保住了腹中的女兒,還給醫生留出了一塊可供剖腹產的完好皮膚……
雙手粘連彎曲 生活無法自理
3月4日一早,瀋陽新民市法哈牛鎮巴圖營子村,杜雪竹的住處緊鄰馬路,大風颳來捲起陣陣沙土,打在屋外的塑料暖棚上發出啪啪的聲響。
她和母親在此居住。60歲的董秀芬聽説“瀋陽來人了”,趕忙從蔬菜大棚回到家中,掏出了厚厚一疊住院病歷複印材料遞給記者和同來的醫生。
“你看看,我女兒的手現在這個樣子可咋辦吶?”董秀芬嘆着氣,“不怕你們笑話,就連上廁所都得我幫忙,她自己完成不了,手指頭不好用。”
杜雪竹像沒聽到母親説話似的,依然愣愣地叉腿坐在炕上,雙手抵着腿,眼珠不錯地緊盯着彎曲粘連的手指。長袖挽起處,露出了燒傷癒合後的傷疤,觸目驚心。
董秀芬到後屋洗了把手,側坐在炕沿介紹着家裏的情況,“老伴兒13年前沒了,兒子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平時不回家,女兒生活不能自理,家裏家外的活全是我一個人幹……”
她説老伴兒去世前家裏扣了大棚,可近些年搞大棚種植的越來越多,也不掙什麼錢了,“為了給她治燒傷花了50多萬,其中30多萬是借的,壓力太大了。”
説到動情處,董秀芬抹了一把眼角,“去年她住院,親戚朋友去探望,有的偷摸續存費用都不讓我們知道,當時網友們也給捐了不少錢,真的謝謝了!”
骨肉分離 她忍受着雙重痛苦
女兒並不在杜雪竹身邊。她自己尚需照顧,董秀芬又要忙於大棚種菜,只好把女兒送到了公婆家,平日裏由公婆和丈夫照顧。
3月4日上午,公婆抱着8個月大的孫女來看杜雪竹,丈夫張先生也跟了過來。小小的屋子很快站滿了人,空氣也變得活躍了一些,杜雪竹吃力地把裹着薄棉被的女兒攬在懷裏。
女兒的到來,杜雪竹的眼神漸漸動起來。她彎腰低頭,盯着女兒在炕上翻身、爬來爬去,可當女兒望向她這邊時,她卻把頭又低了一些,似乎不想讓女兒看到母親的面龐。
“孩子太小了,我怕把孩子嚇着。”杜雪竹略微吃力地張嘴,“人家哪個母親不是抱着孩子捨不得放下啊,可我這手連抱都抱不了,你説我這心吶……”
屋子裏又歸於安靜,張先生默默地走到後屋,有人輕輕地嘆氣,誰都不知該説點什麼好。杜雪竹又一次陷入矛盾,打從去年9月27日出院至今,她都不知該如何面對女兒。
“她身上難受,心裏更難受!”董秀芬説,女兒很想母女團圓,恨不得整天只陪着孩子,但她擔心結痂的皮膚會把年幼的孩子嚇壞。
一個多小時後,幾個人一起又把小孩兒用被子裹好,帶回了公婆家。杜雪竹失落地愣了好一陣子,然後喊董秀芬為她撓癢。燒傷癒合後,多處疤痕經常奇癢難忍。
周身80%燒傷 奇蹟般誕下女嬰
2020年6月29日深夜的爆炸起火中,懷孕35周的杜雪竹全身燒傷達80%,被急救車送到瀋陽積水潭醫院(北京積水潭醫院瀋陽醫院)搶救。入院時,杜雪竹已呈休克狀態,隨時會有生命危險!
為了救治杜雪竹,醫院調集了各相關科室醫療力量。醫務部主任王雷回憶,院裏第一時間組織燒傷科、婦產科、麻醉科、新生兒科等相關科室專家進行會診,聯合制定搶救方案,“在將患者的搶救窗口期不斷壓縮的同時,保證了診療的整體性和一致性。”
3月4日,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、北京積水潭醫院派駐專家覃鳳均表示,杜雪竹周身燒傷面積高達80%,又是孕婦,送到醫院時其傷情已經嚴重到了“九死一生”的程度。
醫院婦產科主任邸紅香表示,杜雪竹休克導致胎盤供血不足,想保住胎兒必須立即實施剖宮產,現有技術水平足以確保早產胎兒存活,但剖宮產刀口會因皮膚燒傷而難以癒合。
醫生們在為杜雪竹檢查時,驚訝地發現她下腹部恰好有一塊皮膚完好無損,足以實施剖宮產!在徵得家屬同意後,剖宮產順利實施,昏迷中的杜雪竹當夜誕下一名體重近3千克的女嬰。6月30日,杜雪竹轉入該院BICU(燒傷重症監護室)搶救。
想抱抱女兒 幫母親做點家務
去年8月24日,杜雪竹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;9月27日,周身創面癒合出院。醫生們表示,杜雪竹在遭受如此大面積燒傷的情況下產子並痊癒,可以説是生命的奇蹟。
回憶搶救時的驚心動魄,醫生們説杜雪竹送到醫院時身體情況非常糟糕,想保住孩子的話,越早實施剖宮產越有利。當發現下腹部那塊完好的皮膚時,醫生們為她感到幸運。在大火中,也許是母性的本能驅使她雙手保護腹中胎兒,連自己的臉龐都不去顧及。
醫生表示,杜雪竹在BICU裏醒來後,發現自己受傷如此之重,一度想放棄治療,但得知女兒平安降生,她又燃起了生的希望。尤其是看到女兒的照片後,杜雪竹積極配合治療,傷情一點點好轉,住院3個月後痊癒出院,她創造了不小的生命奇蹟。
3月4日,女兒被抱回婆婆家後,杜雪竹説自己一定會堅強地活下去,“就算只為了女兒,我也要堅強,我要努力恢復,希望將來能抱一抱女兒,幫母親做點家務,甚至去大棚幫母親幹活……”
聽着女兒的心裏話,董秀芬緩緩地背過身去。自從杜雪竹出院以來就與母親住在一起,女兒彷彿又回到了孩提時代,一切都那麼依靠母親。
與杜雪竹揮手再見,董秀芬送了出來。外面依舊颳着大風,沙土迷人眼,董秀芬紅着眼睛小聲唸叨着,“我一天比一天老,她將來可怎麼辦啊……”
遼瀋晚報記者 李毅
1、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複製、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。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,並註明“來源:北國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註明“來源:XXX(非北國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,可與本網聯繫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